第八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原有的少数民族自治、自决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新的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但联邦制、民族自决事实上与统一建国的目标是冲突的,一方面民族自决、联邦制可以联合更多的群众投入革命队伍,争取人民的最大多数。
1923年,党的三大通过的《党纲草案》中,又提及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应以民族自决方式处理与内地各省之间的关系②。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1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区的人口多少或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它和一般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样,履行宪法赋予地方政府的职权,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三)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统一双重目的的交错 1.民族区域自治自治性特征:立法自治权的消极行使。随着1947年5月1日第一个省级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早期革命时期民族区域自治从理论到实践、从民族自决到区域自治转变的完成。
正如彭真所说: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认真吸取文革时期的教训基础上,中共开始注意到少数民族地区自主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十八大决议中: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所谓不照搬,并不排除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在坚持上述民主宪政基本原则前提下坚持中国特色。
……一致性民主是一致同意的,而不是冲突的。【15】 民主宪政不管存在多少问题,但已经被全世界人民的实践所证明了,她是唯一地创造了人类社会相对完善地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全民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产生过其他社会制度能够在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方面做得更好。就是在民主政治制度的监督和制衡下,也基本上无法超越‘化别人的钱不心疼、为别人赚钱不买力的人的自私本能和本性。到底有什么不同,还请华炳啸先生多多指教。
【12】如果华炳啸先生家里找保姆也不会去找一个刚毕业的物理学博士,就应该明白连保姆都必须专业,更何况执政者的简单道理。…… 无论在哪个代议民主国家,民主与其说是一种现实还不如说是一种不可企及的理想。
这种创造财富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理性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成果,只能来自于自由的实践和自由的思想和言论,而不可能直接来自于经济上的公正和平等,尽管这种公正和平等是个性自由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另外的事实是:首先,这些不公平不是资本主义社会‘首创的,它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向来就存在的,甚至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就开始了。所以,在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只能说平等的自由和权利,即政治自由比经济平等更重要,是经济平等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劳动者和生产资料重新相结合。
同样的道理,华炳啸先生说的:自由不能脱离平等的内在价值而抽象地存在,它必须同人的生活实际相连,以平等为前提。更重要的,它也是有效避免萧功秦先生所担心的社会动乱的保障:……【3】到底能不能实现从威权主义向民主宪政的平稳过渡、而避免萧功秦先生所担心的激烈的、民粹式的‘井喷和爆炸的动乱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大多数民众对民主宪政的觉悟和认识的程度、以及自觉操控民主程序的经验和能力……如果民众不能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过程中逐步进行民主化的实践演练,并从其中实现民主的觉悟、经验和能力的积累,那么把民主宪政作为新权威主义的发展目标的设想,完全有可能就是水中月、镜中花,是很难实现的。但遗憾的是,华炳啸先生这二点都做不到,或者说还没有做到,更不要说被实践所证明了。民主要求分权,但政治权力却日益集中。
而且,随着科技在生产力的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情况下,市场对收入的分配,越来越偏重于‘智力劳动,也就是说,劳动力,或者说是智力劳动对收入分配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基本、最本质的原则,就是应该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相结合。
说不照搬,你就是想要照搬,也绝对做不到。这个原则是由‘分工原则决定的,从本质上说,执政者是不是‘精英并不重要,但必须由熟悉政治工作的‘专业的政治家来担任,而不是随便找个人,或者是抽签抽个人就能够胜任的。
……【34】 我又得请读者恕我孤陋寡闻,我至今还没有读到华炳啸先生提倡的人民所有制公营企业和社会所有制到底是怎样的企业模式和制度体系,它和中国当今客观存在的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 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所以,还请华炳啸先生对这个问题多多指教。民主要求公平竞选,但经费和传播媒介却为少数人所拥有。这就必然有一个对生产的管理权和对分配的决策权的问题,而如果我们承认人的本性和本能是理性地自私的话,那么管理者和决策者也必然有自己的私人利益要追求,如果一旦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制衡力量受到限制的话,特别是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的选举这些管理者,或不能随时按人民的要求撤换这些管理者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下不但会给国家所有制的管理者以权谋私的足够空间,也使这种以谋私的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同时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也将成为一句空话。相对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其它制度来说,现代民主制度是具有毫无争议的、相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优越性的。【39】根据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果已经非常充分地证明了一个事实:如果宪政社会主义社会全民普选缺位、宪法规定一党绝对领导,那么如果公有制没有民主宪政的配套,没有来自人民群众的有效的监督和制衡,那么大多数被绝对权力掌控的公有制就很少能够避免腐败的结果。多数人只能在不同的‘少数精英集团的不同意见中进行选择,并在这选择的过程中受到某一‘少数精英集团的影响和操纵,从而失去选择的自主性。
正因为此,多数民主宪政国家都设有宪法法院来裁判有关多数的决定是否违宪。股份公司造就了组织和指挥生产的经理、厂长阶层,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
联邦选举委员会专门执行联邦选举管理法,对违法行为提起公诉。没关系,只要华炳啸先生回答下面问题即可:第一,人民代表候选人如何产生?是执政党指定、还是民众联名公推?二是,是否实现货真价实的全民普选?显而易见的道理是,这二大问题决定人民代表的性质,而人民代表的性质又决定了由他们制订的宪法的性质。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应该是自由而不是公正和平等。这种结合必须直接建立在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完全的占有权、处置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当然也应该包括对劳动成果的完全的所有权。
(3)公共政策应该减小它们的作用和影响。【4】当今世界,无论是乌克兰的民族认同、还是台湾反服贸的民众运动在规范程序方面的欠缺,都是因为民众缺乏长期的民主运动的锤炼,缺乏一种相对完善的操控民主规范程序的经验、理性和能力的结果。首先来分析论述私有制是市场经济必需的企业制度: 我不知道华炳啸先生的宪政社会主义是否主张和崇尚市场经济,我同样自信地认为,华炳啸先生还不至于愚昧到主张计划经济。综上所述,在华炳啸先生的系列文章中虽然对被人类历史的实践所证明的民主宪政进行了详细而繁琐的批判,说它详细,是因为资料和观点确实丰富而详实,说它繁琐,是因为大多数都是炒别人的冷饭,而没有什么创新。
我真心希望当今中国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和理论学者,再也不要想方设法、变着法子来提出迎合执政党错误的极权意识形态的改革建议,而应该一针见血地告诫中国的执政党:民主宪政是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者亡,告诫中国的决策者以民主宪政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要是我们根据人数的多少来决定思想的价值,那么,我们现在仍然会生活在洞穴时代。
对于中国政改的另一思潮宪政社会主义的分析评价,我同样做出了宪政社会主义没有超越极权意识形态的范畴的评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或者说是在斯大林、毛泽东社会主义制度中所谓的国家所有制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要求,也就不可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所以王绍光先生(当然包括华炳啸先生们)文章中对现代民主制度的批判虽然大部分属实,但并不能证明现代民主制度不是‘好东西,因为现代民主制度的科学性、先进性和优越性是相对‘专制和集权制度而言的。……由于公民掌握的信息不足,多数决定的结果归根结底会成为碰运气或被操纵。
这种建立在劳动成果和社会贡献不平等基础之上不可避免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就是相对的平等。民主要求平等,但政治、经济、人格的不平等到处存在。但我们从华炳啸先生的制度设计中可以看出问题的实质在这种体制下,通过竞争性选举实现‘权被民所授是使这种宪治秩序获得至高无上地位并被普遍认同遵守的重要因素。看来,无产阶级争取自己解放的斗争也具有这些特征,……【46】 很明显,恩格斯在总结以往的非无产阶级革命时警觉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也存在这种特征和可能性,而在大多数人没有监督和制衡少数执政者的制度性权利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就演变成必然性了。
……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度形式,只不过在前者那里,对立是消极地扬弃的,而在后者那里,对立是积极扬弃的。第三,私有制市场经济必需民主宪政和福利制度的辅助:我们也必须承认市场经济体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游戏规则,因此,资本相对于劳动力来说,始终是一种强势。
而且,就是在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被剥夺了土地,流动到城市的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也没有明显地恶化。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空想。
这样,一个统治的少数被推翻了,另一个少数又起而掌握国家政权并依照自己的利益改造国家制度。【8】 我们再来请看华炳啸先生批判和质疑民主宪政的基本原则的第二个问题——他们为什么人的利益而争取或行使权力:自由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从事公共事务。